北京随处可见的月季大道、月季花墙,背后有他们的心血
2023-05-11 22:37:16来源:新京报
5月11日至5月13日,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园科院)举办首届月季科技节,10个月季自育新品种首次亮相,并将公开拍卖冠名权、品种权。在市花月季的研究上,市园科院积累了三十多年的经验和成果,目前在北京随处可见的月季大道、花墙、花园,凝聚着园科院科技人员的心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7日,二环路广渠门桥附近,市民拍摄路边盛开的月季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杂交育种,筛选最优良月季品种
今天(5月11日),首届北京市园科院月季科技节开幕,本届月季科技节将开展月季科普游、月季新品种公众评选、月季花粉收集和杂交育种实践、月季园艺体验、精油香疗体验和月季园直播等活动。
上午,记者来到市园科院月季资源圃,这里宛如一个漂亮的月季花园,1500个品种的月季姹紫嫣红、芳香四溢。几个年轻的工作人员戴着草帽、穿着白大褂,正在进行授粉。他们选择花瓣松动但未绽开的花朵,将花瓣摘除,去掉外围的雄蕊,用小刷子蘸取试管中的花粉刷到雌蕊上,再进行套袋。
工作人员戴着草帽、穿着白大褂,进行杂交育种工作。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世界上有四万多个月季品种,大部分是通过杂交育种方式获得的,授粉就是其中一个步骤。“自然界中,蝴蝶和蜜蜂为花传粉,我们工作人员现在就充当了蜜蜂的作用。”北京市园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世伟说。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市属园林绿化科研机构,承担着园林绿化科技攻关、科技支撑的重要功能。园科院组建了月季产业创新团队,按照月季研究、育种、推广的目标,团队在努力利用国内外优秀种质资源,培育面向园林绿化和市场的月季新品种。
北京市园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世伟介绍授粉过程。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有的月季非常漂亮,但没有香味,我们就找一个有香味的进行杂交。”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吉乃喆说,杂交育种首先要进行亲本选配,再对选择的母本进行去雄、授粉、标记。每年,月季团队要尝试上千个组合。6-8月,工作人员对月季进行养护管理,秋天采收果实的种子进行播种。开花之后,工作人员再进行2-3年的栽培,筛选出性状优良的植株,进行品种申报。
据赵世伟介绍,月季育种的方向主要是面向园林景观大尺度绿化,培育抗病、低维护、重复开花性好的景观月季品种,尽量不用打药,减少人工干预。同时面向家庭园艺和公共花园,培育具有特殊观赏特性如在花香、花色、花型上有突破的月季新品种。“再就是面向月季应用的新需求,培育适合阳台种植的月季新品种。”
目前园科院已经累计开展杂交育种授粉15万次,获得杂交种苗累计50万株,筛选出优良新品种50多个。其中36个品种获得国家林草局新品种证书。
10个月季自育新品种亮相,首次拍卖冠名权
在月季资源圃,园科院推出自主培育的10个新优品种月季首次亮相。这些品种兼具花色亮丽、抗性强、低维护的特点,经过了科研人员多年的辛苦培育。记者看到,这些新品种月季中既有黄红相间的条纹复色品种,也有散发着浪漫气息的蓝紫色系品种,还有洋溢青春气息的粉嫩色品种,以及充满热情的深红、粉红品种。
“我们将正式拍卖10个品种的冠名权、品种权。”赵世伟说,园科院将在网络上晒出10个新品种的“靓照”以及特性描述,供观众评判。现场也将设置专区,供来宾投票。
10个月季自育新品种将首次亮相,并将公开拍卖冠名权、品种权。此图为部分新品种简介。北京市园科院供图
他说,此次拍卖包括冠名权。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遵守栽培品种命名规则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品牌、亲人、事件(如金婚银婚)、地点等来命名。同时还包括品种的所有权。获得品种所有权的个人或单位可以获得该品种繁殖生产与销售、应用的权利。
以拍卖的形式对新优自育品种进行推介,是园科院致力于月季育种30年来的首次尝试。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个人和团体关注和支持市花月季的科技创新工作。拍卖筹措的资金将全部投入到月季科技创新工作中。
今天,中国七彩园林公司负责人王建明来到资源圃选景观月季品种,一眼就相中了亮粉色的新品种。“炎炎夏季,这种花色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在南方销售非常火爆。”他把这一品种当首选,申请扩繁。
王建明来到资源圃选景观月季,一眼就相中了亮粉色的新品种。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他对景观月季要求非常苛刻,在一大片月季花中,这一品种必须生长旺盛,个头儿要比其他品种大,抗性强,不用去打理也能长势旺盛,降低养护费用。“我们今天看完之后,夏秋季还要再来观察。”他说,5月所有的月季花都漂亮,所以要看其经历过北京高温酷暑之后,秋季时叶子上是否有黑斑,判断其是否是最优品种。
据他介绍,目前采取的是单株授权的方式,每一株月季交纳授权费五毛钱,销售得越多交纳的授权费越多。拍卖是一次性买断的方式,未来繁育无需再付费,也将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方式。
环路“月季项链”将“上新”
北京二环、三环、四环路的“月季项链”景观已成为市民暮春初夏的期待,也已成为首都美丽名片,被国内外众多城市关注和借鉴。随着北京月季育种发展速度较快,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月季项链”也将进入景观提升阶段,给市民带来“城市花园”的体验,同时加快品种国产替代进程。
5月7日,二环路广渠门桥附近,主路中间的绿化带里月季盛开。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1987年,月季、菊花当选为北京市花。赵世伟说,月季开花次数多,有的品种11月初还在开放,深受市民喜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可使用的月季品种不多,大街小巷大多用单瓣的丰花月季,叫“杏花村”,随着月季品种不断发展,如今已基本淘汰。同时,市民的喜好等也发生了变化,有人就喜欢纯洁的白月季。随着全球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马路上的月季越冬防寒也不再是难题。
目前绿化带中的月季已然个大色艳,娇嫩亮丽,但按照目前培育的方向,这些品种与低维护、重复开花性好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天花板’上还有空间,未来将逐步使用更优良的新品种。”
据他介绍,园科院今年计划和部分区合作,对包括四环路上的月季进行改造提升,使用新品种和新的配置方式,使月季开花时间更长,效果更好。“目前一旦气温升高,第一波月季花很快会枯萎,后面的花稀稀拉拉。我们将配置能重复开花的月季,这样一来,藤本月季开花少时,还有杂种茶香月季等品种开花。”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