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 > 正文

电影三兄弟之——电影美学到底是什么?

2023-07-05 22:40:02来源:哔哩哔哩


(资料图片)

当你在搜索框中输入“电影美学”这四个字时,马上就会迎来一个五花八门的世界,不仅有新浪潮电影美学、动画电影美学、日本电影美学、贾樟柯电影美学、新时代电影美学等各种电影时期、地区、风格、流派、导演相关的电影美学研究,还有针对某种具体电影创作手法的蒙太奇美学、长镜头美学、摄影美学、有声电影美学等理论探索。更有甚者,当某部电影受到关注,很快就会衍生出其电影人物的穿搭美学、片中布景的建筑美学、画面呈现的色彩和构图美学等多方面的讨论。美学这个词总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在它前面加上任何词汇,立马就会显得高级不少,而围绕电影美学展开的讨论尤其如此。电影美学被视作是文艺美学的组成部分,是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在《美学大词典》中被定义为研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其具体内容包括电影艺术作为社会现象和审美现象的本质和特性;电影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情感的一般规律;电影独特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段和形式美的规律性;电影作为综合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以及区别;电影艺术创作中不同的流派及其美学追求;电影欣赏的特点及与观众的关系等不同方面。

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在其著作《电影美学》的开篇《无知的危险》中写道:“今天谁也不否认电影艺术是我们世纪最富有群众性的艺术,但糟糕的是,他们并不懂得电影艺术乃是群众思想的产物,反而认为人民的思想,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思想,在很大程度是电影艺术的产物。提高群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实质上意味着提高世界各民族的智力。”[1]于是,巴拉兹在其所处的时代,认为电影工作者还没有把电影观众的鉴赏能力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便是一种“无知的危险”。可如今伴随着时间和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影及其产业的进化早已更加成熟和庞大,那么电影观众的鉴赏能力提高了吗?或者大多数人懂得如何从真正意义上的美学角度来欣赏电影了吗?答案可能并不乐观。当各式各色的人源源不断的讨论电影美学这一问题时,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可能连美学究竟是什么都一头雾水。

美学的历史,要从人们关注并思考美的现象开始说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称之为人类精神的“轴心时代”,那时的古希腊因经济繁荣和民主制度促进了哲学与艺术的繁荣发展,并形成了思辨的风气,于是出现了各种旨在探求宇宙本原和诠释社会现象的学说,其中就包括了对美的关注与思考。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而哲学就是对事物之间和谐关系的思考。例如,身体的美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球形是最美的立体图形,圆形是最美的平面图形,艺术的成功就是要依靠数的关系以达到和谐。因为和谐起源于差异的对立,并是杂多的统一,所以和谐就是美。柏拉图曾写出了专门论美的《大希庇阿斯》篇,提出并讨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在这篇文本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诡辩者希庇阿斯之口提出,美就是美本身。因为,美不是美的东西,如“一位漂亮的小姐”、“一个美的竖琴”、“一匹漂亮的马”等,同时,美也不是事物的特质,例如“黄金”,美更不是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例如“家里有钱”、“身体健康”等。美不是恰当、有用、有益或视觉、听觉上引起的快感,它是使一切事物成其为美的共同本质。因此,“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2]通过柏拉图对美的追问和探讨,形成了最初的对美的形而上学的研究,其认识的不是美的特殊性而是美的普遍性。自此,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一直是西方各代学者们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直到美学学科的建立。

18世纪,哲学在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一众哲学家的发展中,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阵营。他们虽然都对知识的起源、性质、对象、基础和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形成了以认识论为中心的理论哲学,但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感性认识是不被重视的。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哲学传统之中,被誉为“美学之父”的唯理主义哲学家鲍姆嘉滕号召我们不应该轻视感性认识,认为它也能导出明确的理性原则并指向完善。于是,鲍姆嘉滕致力于创立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新学科,并命名为“Aesthetics”,这个词希腊文的词根译为“感性的”,也就是“感性学”。在鲍姆嘉滕看来,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虽然此时的美学能够将哲学认识论和艺术理论杂糅到一起,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门得到确认,但鲍姆嘉滕倡导的美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尚不清晰。于是,美学又历经了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等哲学家的深入发展,康德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建构了以美为中心的完整的美学体系,黑格尔则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高度,着重分析了感性能力的产物,建构起了一个以艺术为中心的完整的美学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以黑格尔哲学及美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的被批判,德国哲学家费希纳在实验心理美学建立的基础上提出以“自下而上的美学”来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即用审美经验的研究来取代传统的纯哲学思辨的美学,在方法论上引发了美学研究的革命。因此,在界定美学的研究对象时,一般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就是研究美的科学。第三种观点则是将美学看作对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的研究。结合这些不同的观点,美学专家王旭晓教授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将理论美学的主要任务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要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人类的审美现象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展现人类审美世界的丰富内涵,解答与美有关的各种问题,揭示审美规律。第二,美学理论在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分析中,要揭示美学与人类自身建设的关系,揭示出美对于人生特别是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意义,促进人生的审美化或艺术化。第三,美学理论在对人类审美现象与审美规律的分析中,要揭示美学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方面联系与意义,促进人类社会生活的审美化。

在厘清了美学的概念、发展、研究对象和理论任务的基础上来理解何为电影美学到底是什么就会清晰很多,电影美学就是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问题。电影美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95年到1926年,电影诞生并逐渐被视作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当时的记录技术和设备还不完备,只有黑白无声的默片电影,但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已经体现出艺术家们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到20年代初期,伴随着欧洲电影先锋派运动兴起,电影艺术开始有自觉的美学探索。第二阶段从1927年到1945年,电影艺术有了重大发展。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出现,电影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功能趋于完备,通过对艺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具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电影体系。第三阶段是1945年至今,电影艺术臻于成熟,物质媒介视听记录功能日益精密,从总结“二战”后以及电影史上不同流派的电影创作,运用当代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美学流派,并且建立了不同哲学基础的电影美学体系。也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思想家、电影工作者及影迷开始热衷探讨电影美学。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不同艺术的表达方式和手段,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等特点融合在一起,综合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而如何以小见大,透过表象看本质,将电影内容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则是电影观众需要下的功夫。对于电影观众而言,也许最理想的追求境界就如巴拉兹所说的那般:“我们需要的是从理论上来理解影片,和这样一种美学,它并不是从已有的艺术作品中去得出结论,而是在推理的基础上要求或期望某种艺术作品。”[3]如果说电影包含着一个时代的欲望,那我们为何不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呢?

[1] [匈] 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第3页。

[2] [中] 马奇,《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3] [匈] 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第6页。

关键词:

便民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服饰
  • 时尚
  • 物流
  • 灯饰
  • 养老